20世纪
千纪: | 1千纪 | 2千纪 | 3千纪 |
世纪: |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22世纪 | 23世纪 |
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代 |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该世纪最初属于“不列颠治世”后期,是工业革命大爆发的年代,识字率大量提升,科学研究一日千里,人类学会了制造航天器与各种电器、开发出了各种新材料等,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活。该世纪有全球战争与军事对峙(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此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影响人们深远,并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最终取得了胜利;该世纪的殖民主义也曾发展到极致,却在1960年代后因为美苏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独立后的矛盾却让战争遍布。环境因为人类过度开发造成全球暖化与生态灭绝、臭氧层破坏等,也促进了环保主义的发展,带动了新世纪文化。资本驱动传媒技术的普及,引领了现代大众文化的形成,形成了与传统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渐式微。
二十世纪初,由英法为首的20多个新帝国主义领导著全世界,1914年,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由于不满自身地位而挑战大英帝国,以及因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地区后引发的萨拉热窝事件,及各帝国的领土争端,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结束后的1921年,根据巴黎和会托管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国家。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到20世纪中期,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令很多极权主义崛起,如共产主义,从而令俄国在一战后建立了苏联。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及其东欧盟友等轴心国企图在世界建立新秩序,日本首先侵华,德国向整个欧洲侵略,意大利企图重建罗马帝国入侵并巴尔干半岛及非洲,并与英美苏为首的盟军对抗,导致二次大战爆发,欧亚非的破坏造成大英帝国与欧洲殖民国家逐渐瓦解,但该世纪广布欧洲的民族主义风潮传到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导致战后民族革命独立的风气,大量第三世界新国家出现。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不公造成社会主义国家陆续独立,引发了美苏冷战,并因此各国从战争崛起引发多场危机和战争如韩战、越战、匈牙利革命、古巴导弹危机、等等,直至世纪末苏联解体及东欧共产国家倒台,经济的重心也由欧洲向西边转移至美洲与东亚。而知识爆炸与教育的系统化普及,则使前所未有的人们能接受知识,让民主制度被广泛采用,并质疑与检讨各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与更好的生活品质,部分华人迁到北美与东南亚、澳洲,许多土耳其与北非地区人民移居西欧,欧洲则通过欧盟整合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美国。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这场全球化使得国界变得模糊,却也造成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文化冲突使得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尤其透过网路等资讯媒体,造成美国与小数其他西方国家的恐慌,并使下个世纪初蒙上恐惧的阴影。
目录
重要人物
- 爱新觉罗载湉,大清帝国第十任皇帝,年号光绪,任内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遭软禁。
- 孝钦显皇后,大清帝国太后,掌权48年,外人多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 爱新觉罗溥仪,大清帝国第十一任皇帝,年号宣统,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认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曾先后在张勋和日本的帮助下两度登基为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孙文,(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创立者及临时大总统,总理,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重要人物,被尊称“(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国父”。
- 阮福晪,阮朝末代君主,年号保大,越南末代君主,1945年退位。
- 列宁,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十月革命的发动者,苏联的奠基人、首任人民委员会主席(总理),共产国际领袖。
- 希特勒,德国元首兼总理、纳粹党领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 墨索里尼,意大利首相、领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 裕仁天皇,日本天皇,第二次中日战争及二战亚洲战场最终发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 罗斯福,美国总统,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并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丘吉尔,英国首相,带领英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甘地,印度民族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创始人,世界精神导师、被尊称印度国父。
-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始人,现代物理学之父。
- 弗洛伊德,心理学家,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他的理论自诞之生到如今,却一直饱受争议。
- ,中国台湾省“总统”、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永久总裁,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高统帅,第二次国共内战战败后失去中国大陆的统治权,撤退到台湾统治。
- ,之子。曾任(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行政院院长、总统等职。
- 斯大林,苏联最高领导人、,发动了大清洗运动的政治大屠杀,也带领苏联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并赢得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者之一,终身担任,任内发动三反五反、、等全国政治运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者之一,终身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任内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影响中国外交政策。
- ,前领导人、,带领中国大陆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任内经历及完成香港和澳门和平移交中国的谈判。
- 约翰·肯尼迪,美国前总统,在冷战时期阻止了苏联策动的古巴导弹危机。
- 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创始人,对战后欧美福利国家制度影响甚远。
世界各国领导人
非洲美洲 |
东亚、东南亚、南亚
![]() (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国父孙文 |
欧洲 |
西亚苏联/俄罗斯 |
科学家武术家 |
军事领袖 |
音乐家 |
电影人 |
文学家 |
艺术家商业家宗教家及社会运动者 |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
- 汽车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开始使用流水装配线。这种大规模的生产使商品价格降低,产出更多。汽车也因此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 机动飞机在1903年面世后,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拉近;随着航空科技不断进步,带给人类不少方便,但也引发很多污染问题、石油危机等,及航空科技应用于军事上,于二十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中带来不少大规模破坏。
- 航天器的发明让世界变小了。太空船则带领人们向宇宙迈进,对宇宙进行的探索让我们更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
- 电台、电视及电影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为人类带来巨大影响,它们娱乐大众,同样可以传播各种政治信息。
- 杀虫剂、化学肥料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值,也带来的新的环境污染。
- 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发现,例如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为人类带来了核武器、核动力及激光的发明。
- 电脑的出现并且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日常面貌。
- 宇宙学取得巨大进展,“大爆炸”理论被创立,人类开始研究宇宙的起源。
- 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视等电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 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幅度的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战争与政治
- 1904-1905年日本与俄国爆发日俄战争,日本获得最终胜利,也是近代史上非欧洲国家首次战胜欧洲强国。
-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国等几乎所有重要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战胜,同盟国战败。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奥匈帝国瓦解。
- 19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极权主义崛起,对外扩张,如1938-1939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及捷克、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革命军对抗日军入侵,八年抗战开打。
-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盟国战胜,轴心国战败。
- 1945-1991年冷战出现,世界出现冷战格局。
- 1948年散居各地二千年的犹太人在祖先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他们与阿拉伯人的冲突至今未能解决,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造成多场以阿战争,由于中东拥有石油等丰富天然资源,中东冲突导致世界局势持续紧张。
- 1901-1911年满清政府计划立宪,推行宪政计划,史称晚清改革,但成效不彰。
- 1902年英日同盟。
- 1904年英国、法国签订英法挚诚协定。
- 1907年英国、俄国签订英俄协定,三国协约组成。
-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成立。
- 1917年2月,俄国人民自发革命,革命党人向应,推翻沙俄政权,成立西式的临时政府,但为期短暂。国内对腐朽政权不满导致了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兴起,社会民主劳工党在同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世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 一次大战后,民主成为1920年代的潮流。日本出现大正民主、德国成立魏玛共和,但为期短暂,不久先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 非殖民地化,在非洲和亚洲建立了许多个独立的新国家。这些国家在冷战中往往与美国或苏联结盟,以求军事及经济援助。
- 欧洲一体化:欧盟的成立以及欧元的使用,使欧洲国家日渐统合,但各国之间的不信任依旧存在。
- 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取得胜利并于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撤退台湾,仍保持(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国号。
- 1957-1976年在中国发动多起群众运动:镇压反革命、、、反右运动,据报过千万人非正常死亡。
- 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恢复发展。
- 1991年南非黑人进行多年奋斗后,从白人政府中取得政治平等权利,并于1994年首次不分种族的自由选举中,选出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
- 英国和葡萄牙政府根据和中国政府的协定,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把香港和澳门移交中国。
文化娱乐
- 电影、音乐和媒体对时尚潮流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重大影响。很多电影、音乐等娱乐产品都来自美国,尤其是好莱坞的电影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因此美国文化得以在全球发展。
- 最早在美国和欧洲开始的女权运动愈演愈烈,女性取得更高地位。
- 现代艺术更多样化,抽象派、印象派、立体主义、行为艺术等越来越受到传统主流艺术界的重视。
- 汽车大大提升了运输能力,很多城市的规划中,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尤其是私人汽车)的普及程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 体育不再是富人的享乐,而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收看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普通人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
- 在中国,开始使用简化字取代繁体。
社会与经济
-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 中国群众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1957年反右运动、1958年、1966-1976年,造成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
- 1991年南非黑人进行多年奋斗后,从白人政府中取得政治权利,选出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
疾病与医学
- 人类在本世纪依然面对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1918年-1919年在西班牙爆发的流行性感冒导致了2500万人的死亡。而爱滋病依然无法治愈,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无数人的死亡。
- 医学的进步,如抗生素的发明,使人类免受更多疾病的困扰。避孕措施的广泛使用有效降低了人口增长,则挽救了许许多多病人的生命。DNA的发现使克隆(生物体复制)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成为可能。
环境与自然资源
- 石油作为运输工具的燃料和塑料的原材料,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石油成为宝贵的资源。中东,这个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在20世纪后50年成为军事和外交的角力场。
- 天然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破坏,而空气污染则是全球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森林的滥砍滥伐还使生物物种数量大幅度减少。随着开采科技的发展,人类在20世纪最后几年所能开采的天然资源要比20世纪初多出许多。
宗教与哲学
天灾人祸
-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 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海难
-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5年至1917年
- 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
-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 1935年台湾新竹台中地震
- 1929年至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
- 1937年中国
-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纳粹德国
- 1945年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游轮海难
- 1945年日本广岛市长崎市原子弹爆炸
- 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
- 1947年至1949年中国国共内战
- 1950年至1953年韩战
- 1955年至1975年越战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
- 1959年台湾八七水灾
- 1966年至1976年中国
- 1975年至1979年红色高棉的恐怖统治
-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 1977年特内里费空难
- 1979年至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 1980年至1988年两伊战争
- 1983年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
- 1985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大地震
-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1990年至1991年波斯湾战争
- 1994年
-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 1995年韩国三丰百货倒塌
- 1996年至1999年科索沃战争
- 1998年中国洪水、华东水灾
- 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