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本文重定向自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国 República de Honduras(西班牙语) | |
---|---|
![]() | |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特古西加尔巴 |
官方语言 | 西班牙语 |
官方文字 | 西班牙语字母 |
政治体制 | 共和立宪制、总统制 |
领导人 | |
• 总统 | 胡安·奥兰多·埃尔南德斯 |
成立 | |
1821年9月15日 | |
• 正式成立 | 1838年10月脱离中美洲联邦 |
面积 | |
• 总计 | 112,090[1]平方公里(第101名) |
人口 | |
• 2018年估计 | 9,587,522 [1](第95名) |
• 密度 | 62.23/平方公里 |
GDP(PPP) | 2016年估计 |
• 总计 | 429.11亿美元[2](第107名) |
• 人均 | 4,986美元[2](第134名) |
GDP(国际汇率) | 2016年估计 |
• 总计 | 206.32亿美元[2](第106名) |
• 人均 | 3,567美元[2](第127名) |
货币 | 伦皮拉(HNL) |
时区 | UTC-6(CST) |
行驶方位 | 靠右行驶 |
电话区号 | +504 |
ISO 3166码 | HND |
家用电源电压 | 110 V, 220 V[3] |
家用插座标准 | EP |
家用电源频率 | 60 Hz |
人类发展指数 | ▲0.623[4](第132名)-中 |
最长河流 | 帕图卡河 |
海岸线 | 820千米 |
互联网顶级域 | .hn |
洪都拉斯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Honduras),中美洲共和制国家,西邻危地马拉,西南接萨尔瓦多,东南毗尼加拉瓜,东、北方滨加勒比海,南临太平洋的洪塞加湾。大陆以外的加勒比海上还有天鹅群岛、海湾群岛等领土。首都特古西加尔巴。
国名
西班牙语中,正式名称为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称Honduras(发音:[onˈduɾas])。中文表记为洪都拉斯共和国,通称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国名来历最普遍的一说是由于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502年在该地登陆时,发现船只无法搁浅,海底深不可测,故将其地命名“hondura”(西班牙语中“深邃”之意)。[5] 明代《坤舆万国全图》称之为“酆度蜡”。
历史
4~7世纪,洪都拉斯西部为马雅文明中心之一。1502年哥伦布到达洪都拉斯的海湾群岛,为洪都拉斯与欧洲接触之始,1524年西班牙军队开始征服洪都拉斯,同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7~1539年莱姆皮拉领导3万印第安人举行起义,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1539年,洪都拉斯划归危地马拉都督府管辖。
洪都拉斯于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但1822年被并入墨西哥第一帝国。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10月退出中美洲联邦,成立共和国。1840年洪都拉斯在危地马拉独裁者拉斐尔·卡雷拉支持下,保守派弗朗西斯科·费雷拉建立独裁政府。1853年以后,洪都拉斯国内的自由派和保守派经常发生政变和内战,政权更迭频繁。金、银矿业遭到破坏、影响经济发展甚钜。从1840年代起,英国侵占洪都拉斯东部地区和巴亚群岛,修建铁路,并取得大片土地的租让权。
19世纪末,美国攫取了圣胡安西托地区的银矿开采权。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和标准果品公司霸占北部沿海平原大片土地,发展香蕉种植园,并垄断大部分铁路、航运、电力和香蕉出口。到1913年洪都拉斯90%以上的对外贸易为美国所控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更加紧对洪都拉斯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多次出兵干涉洪都拉斯内政,扶植傀儡政权。在联合果品公司的控制下,洪都拉斯成为以香蕉种植为主的单一经济国家,香蕉生产发展很快,到1930年香蕉出口占世界第一位。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洪都拉斯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群众生活下降,人民起义不断发生。洪都拉斯国民党领袖蒂武西奥·卡里亚斯·安迪诺在美国的支持和策动下,于1933年攫取政权,建立独裁统治。1954年该国工人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争取参加工会的权利举行大罢工,使美国对于垄断资本作出某些让步。[来源请求]
洪都拉斯自1821年独立以来至1978年,共发生139次政变,是拉丁美洲政变最频繁的国家之一。1957年大选中由自由党的拉蒙·比列达·莫拉莱斯胜选担任总统。1963年武装部队司令奥斯瓦尔多·洛佩斯·阿雷利亚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莫拉莱斯政权,并于1965年当选总统。1971年国民党拉蒙·埃内斯托·克鲁斯竞选获胜,但执政不久,阿雷利亚诺又一次发动政变上台。1975年武装部队司令胡安·阿尔韦托·梅尔加·卡斯特罗发动政变,取代阿雷利亚诺。而1978年武装部队司令波利卡波·帕斯·加西亚发动政变,组成以他为首的军人委员会。
2013年,洪都拉斯首都近郊一座监狱发生骚乱,造成3死、12人受伤之后,总统洛沃下令这座主要监狱实施军事化管理。[6]
足球战争
1969年,洪都拉斯与邻国萨尔瓦多因1970年世界杯足球赛北美外围赛作为导火线,发生了为时仅6日的战争,原因则为两国的国营传播媒体均煽动仇视对方的国民与政治,使洪都拉斯政府下令将成千上万的萨尔瓦多劳工驱逐出境。最后导致军事冲突。
地理
洪都拉斯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主要是山地,内陆为熔岩平原,在海岸有狭窄的平原地带。气候包括从低地的热带气候到山地的温带气候。滨海地带和山地向风坡年降水量可高达3000毫米。
经济
洪都拉斯经济状态在中美洲算中下,2012年估计洪都拉斯的人均GDP为2,323美元,产值最高前五种产业为咖啡栽种业、香蕉栽种业、养虾及吴郭鱼养殖业、棕榈油业及成衣加工业[7]。
当地出产木料、金、银、铜、铅、锌、铁矿,锑、煤、鱼,有丰富的水力与农业资源,农产出口以咖啡、香蕉为大宗,其中美国即占洪都拉斯农产品出口值约6成,系该国重要创汇来源之一。2012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12.6%,制造业及服务业则分别占26.7%及60.5%[8] 。相较之下,洪都拉斯的工业基础较为缺乏,洪都拉斯长期面临高额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及外债之问题,致国际货币基金将之列为高负债贫穷国。2010年元月新政府上任,采行一连串经济成长措施,使2010年洪都拉斯经济成长较2009年受政变影响略微恢复,达2.6%,但因洪都拉斯因原物料及民生用品进口依赖大、基础建设不甚完善、科技发展落后,其整个经济发展之动力来源仍须仰赖外人投资。[9]
2015年,洪都拉斯在侨汇持续成长与咖啡出口成长乐观的情况下,可望走出2014年赋税改革冲击,预估经济成长率约在2.5%到3.5%间[10]。
交通
洪都拉斯有两大主要国际机场,分别为特古西加尔巴的通康丁国际机场与聖佩德羅蘇拉的拉蒙·比列达·莫拉莱斯国际机场。
洪都拉斯陆上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只用于运输香蕉和甘蔗等农产品。
洪都拉斯有科尔特斯港、特拉、拉塞瓦等海港,该国也是权宜船旗国之一。
观光
洪都拉斯有两项世界遗产,为科潘的马雅遗址与普拉塔诺河生物圈保护区。[11]
人口
年份 | 百万 |
---|---|
1950 | 1.5 |
2000 | 6.6 |
2018年 | 9.6 |
至2018年止,洪都拉斯的人口总数为9,587,522人。[12][13] 2010年15岁以下人口的比例为36.8%,15至65岁为58.9%,65岁或以上为4.3%。[14]
洪都拉斯社会的种族比例为90%的麦士蒂索人,7%的美洲印第安人,2%的黑人和1%的白人(2017年)。[15]
洪都拉斯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01。 出生比率为1.05,15-24岁比率为1.04,25-54岁比率为1.02,55-64岁比率为0.88,65岁或65岁以上比率为0.77。[15]2015年洪都拉斯的性别发展指数为.942,女性HDI为.600,男性为.637。[16]男性和女性的出生预期寿命分别为70.9和75.9。[16]洪都拉斯的预计受教育年限为男性10.9岁(平均6.1岁)和女性11.6岁(平均6.2岁)。[16]以上数字并未显示男性和女性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由于性别差异,洪都拉斯的人均GNI很大。[16]男性的人均GNI为6,254美元,而女性仅为2,680美元。[16]洪都拉斯的总体GDI高于其他中等人类发展指数(HDI)国家(.871),但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GHDI(.981)。[16]
自1975年以来,随着经济移民和政治难民在其他地方寻求发展机遇,洪都拉斯的移民活动开始加速。大部分的洪都拉斯侨民居住在美国。2012年美国国务院的一项估计显示,当时共有80万至100万洪都拉斯人居住在美国,占洪都拉斯人口的近15%。[17]这一数字非常不确定,因为许多洪都拉斯人在没有签证的情况下居住在美国。在201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中,有617,392名居民被确定为洪都拉斯人,而2000年为217,569人。[18]
行政区
洪都拉斯一共有18省[19]:
# | 省 | 首府 |
---|---|---|
1 | 阿特兰蒂达省 Atlántida |
拉塞瓦 La Ceiba |
2 | 乔卢特卡省 Choluteca |
乔卢特卡 Choluteca |
3 | 科隆省 Colón |
特鲁希略 Trujillo |
4 | 科马亚瓜省 Comayagua |
科马亚瓜 Comayagua |
5 | 科潘省 Copán |
圣罗莎 Santa Rosa |
6 | 科尔特斯省 Cortés |
圣佩德罗苏拉 San Pedro Sula |
7 | 埃尔帕拉伊索省 El Paraíso |
尤斯卡兰 Yuscarán |
8 | 弗朗西斯科-莫拉桑省 Francisco Morazán |
特古西加尔巴 Tegucigalpa |
9 | 格拉西亚斯-阿迪奥斯省 Gracias a Dios |
伦皮拉港 Puerto Lempira |
10 | 因蒂布卡省 Intibucá |
拉埃斯佩兰萨 La Esperanza |
11 | 海湾群岛省 Islas de la Bahía |
罗阿坦岛 Roatán |
12 | 拉巴斯省 La Paz |
拉巴斯市 La Paz |
13 | 伦皮拉省 Lempira |
格拉西亚斯 Gracias |
14 | 奥科特佩克省 Ocotepeque |
新奥科特佩克 Nueva Ocotepeque |
15 | 奥兰乔省 Olancho |
胡蒂卡尔帕 Juticalpa |
16 | 圣巴巴拉省 Santa Bárbara |
圣巴巴拉 Santa Bárbara |
17 | 山谷省 Valle |
纳考梅 Nacaome |
18 | 约罗省 Yoro |
约罗 Yoro |
政治
洪都拉斯宪法规定,洪都拉斯实行共和、民主和代议制。国民议会(一院制)为最高立法机构。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军事
洪都拉斯军队现有兵员约12,000人。过去实行义务兵役制,于1995年转为志愿兵役制。1999年,洪都拉斯军队加入国内的治安恢复中。政府于2010年4月在东部加勒比海岸的加拉达加斯兴建美国支援的新海军基地。同时外交部长加瑙阿提(Mario Canahuati)于7月14日在加勒比海上的海湾群岛发布将在此建设新基地。
教育
至2004年为止,洪都拉斯的受教育人口大约占83.6%,净小学入学率为94%,[20]2014年小学完成率为90.7%。
洪都拉斯拥有多所双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和三语(西班牙语附英语、阿拉伯语和德语)学校。[21]洪都拉斯的高等教育由洪都拉斯国立自治大学管理,该中心位于洪都拉斯多个重要城市。洪都拉斯著名的高等学院除国立自治大学外还有洪都拉斯天主教大学、圣佩德罗苏拉大学、中美洲科技大学、洪都拉斯科技大学等。
宗教
虽然大多数洪都拉斯人名义上信奉罗马天主教(被认为是主要宗教),但洪都拉斯天主教会的成员数量正在下降,而新教教会的成员数量正在增加。2008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指出,根据CID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51.4%的人口认为自己信奉天主教,36.2%认为自己信奉福音派新教,1.3%声称来自其他宗教,包括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拉斯塔法里教等,11.1%不属于任何宗教或不予回应。8%的人报告是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22][23]
体育
足球是洪都拉斯最受欢迎的运动。洪都拉斯国家足球队由洪都拉斯国家足球协会管理,曾3度打入世界杯决赛周,分别是1982年、2010年以及2014年,并曾经于1993年、1995年及2011年三夺中美洲国家杯冠军。
公共安全
由于执法资源不足,洪都拉斯内的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因此洪都拉斯是世界上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洪都拉斯国家暴力观察站(Honduran Observatory on National Violence)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洪都拉斯的杀人率为每10万人中有60人,其中大部分杀人案件未被起诉。[24]
在洪都拉斯,公路袭击和路障或检查站劫车事件经常发生,这些事件常常由身穿警察制服的犯罪分子所为。虽然关于外国人绑架事件的报导并不常见,但绑架受害者的家人因害怕报复经常寜愿支付赎金而不会为犯罪行为报案,因此绑架人数可能会少报。[24]
由于政府和企业在2014年采取措施改善旅游安全,罗丹和海湾群岛的犯罪率低于洪都拉斯大陆。[24]
在人口较少的格拉西亚斯-阿迪奥斯地区,贩毒活动猖獗,警察数量较少。毒贩和其他犯罪组织对美国公民的威胁导致美国大使馆限制美国官员在该地区的活动。[24]
相关图片
卡塔卡马斯街头
参考资料
- ^ 1.0 1.1 CIA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2018-11-15].
- ^ 2.0 2.1 2.2 2.3 Honduras.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16 [2016-06-11].
- ^ 各國電壓插頭一覽表. [2014-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4).
- ^ 拉丁美洲各国国名的由来[永久失效链接]
- ^ 洪都拉斯监狱进行军事化管理[永久失效链接]
- ^ 洪都拉斯投资环境简介 Investment Guide to Honduras 经济部投资业务处 编印
- ^ 洪都拉斯国情摘要
- ^ 台商网- 洪都拉斯- 经济环境
- ^ 洪都拉斯经济看好 今年GDP约3%
- ^ Honduras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 12.0 12.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Population division". population.un.org.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 [2019-11-09].
- ^ 13.0 13.1 "Overall total population"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9 Revision (xslx). population.un.org (custom data acquired via website).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 [2019-11-09].
-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5 Revision.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6 May 2011).
- ^ 15.0 15.1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www.cia.gov.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英语).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Human Development for Everyone (PDF).
- ^ U.S. Relations With Hondura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9 April 2015 [9 February 2016].
- ^ American Fact Finder: Allocation of Hispanic or Latino Origin.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7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 ^ 存档副本 (PDF). [2009-1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11-13).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 Honduras. Hdrstats.undp.org. [27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April 2009).
- ^ Hondureños bilingües tendrán más ventajas [Bilingual Hondurans have more advantages]. LaPrensa. 14 October 2009 [9 February 2016] (西班牙语).
- ^ Annuario Pontificio. Cardinal Secretary of State. 2009. ISBN 978-88209-81914.
- ^ Bunson, Matthew E.; Min, D. Catholic Almanac. Huntington, Ind.: Sunday Visitor Publishing. 4 November 2015: 312–13. ISBN 978-1612789446.
- ^ 24.0 24.1 24.2 24.3 Honduras Travel Warning. Travel.State.Gov. U.S. State Department. [17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4).
外部链接
- 洪都拉斯政府官方网站 (西班牙文)
- 《世界概况》上有关Honduras的条目 (英文)
-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洪都拉斯相关的内容 (英文)
维基媒体的洪都拉斯地图集
(英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