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本文重定向自 广东省
坐标:23°24′N 113°30′E / 23.4°N 113.5°E
广东省 | |
省 | |
![]() | |
简称 | 粤 |
名称起源 | 来自宋朝“广南东路”的简称 |
国家 | ![]() |
省会 | 广州市[1] |
最大城市 | 广州市[1] |
主要领导人 | |
-省委书记 | 李希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李玉妹 |
-省长 | 马兴瑞 |
-政协主席 | 王荣 |
面积 | 总面积598,800km² 海洋面积419,000km² 陆地面积179,800[1] km²(第陆地面积第15位,总面积第4位位) |
-占全国 | 1.87[1]% |
人口(2019) | 1.1521亿(第1位) |
-密度 | 622/km²(第4位) |
-占全国 | 6.10% |
方言 | 粤语、客家话、闽语 |
GDP(2018) | ¥97,277.77亿[2](第1,全球第16位) |
-人均 | ¥86,412[2](第8位) |
-占全国 | 10.853% |
HDI(2017) | 0.792( 高 ,第7 [3]位) |
主要民族 | 汉族-99% 壮族-0.7% 瑶族-0.2% |
地级行政区 | 21个 |
---|---|
县级行政区 | 121[4]个 |
乡级行政区 | 1,585[4]个 |
ISO 3166-2 | CN-GD |
政府门户网站 广东省政府 |
广东省 | |||||||||||||||||||||||||||||||||||||||
![]() | |||||||||||||||||||||||||||||||||||||||
繁体字 | 廣東 | ||||||||||||||||||||||||||||||||||||||
---|---|---|---|---|---|---|---|---|---|---|---|---|---|---|---|---|---|---|---|---|---|---|---|---|---|---|---|---|---|---|---|---|---|---|---|---|---|---|---|
简化字 | 广东 | ||||||||||||||||||||||||||||||||||||||
粤语拼音 | Gwong2-dung1 | ||||||||||||||||||||||||||||||||||||||
汉语拼音 | Guǎngdōng 发音 帮助·信息 | ||||||||||||||||||||||||||||||||||||||
邮政式拼音 | Canton, Kwangtung | ||||||||||||||||||||||||||||||||||||||
|
广东省,简称粤,位于中国大陆南部沿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一个省份,省会为广州。“广东”一名起源于两汉时期交州刺史部治所广信县,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后称广信以东区域为广东,宋至道三年(997年)设广南东路,为今日广东省名之出处[5]。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邻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接壤,与海南隔琼州海峡相望。全省陆地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拥有全中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4114.3公里)[6]。
1978年以来,广东是中国大陆最早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经济总量自1989年起常年居于中国首位,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7],其中,包括中国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起飞的同时,广东亦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移居,人口总量由1950年代的中国第六位跃升为中国之首,截至2019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1.15亿[8]。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闽海三大族群,此外还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为壮族,语言、传统风俗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历史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 广东省内的韶关曲江区有马坝人生活, 云浮和肇庆市的封开县都有居民。 而从香港大埔区黄地峒遗址文化中可得知早在四万年前,珠三角一带已进入中石器时代,其时华东还在冰盖的覆盖之下。
古代
秦朝以前,广东是岭南百越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之地”。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楚庭可能在今日广州市区,今日广州市区越秀山有古之楚庭牌坊)当时楚庭成为当时广东地区的管治中心。[5]秦始皇在前214年占领岭南后建郡,划广东为南海郡。到秦朝灭亡后由南海郡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称王,南粤国独立(南越国),建都于番禺,即今广州。广东成为南越国政权的中心地带。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复置南海郡。前106年划入交州,包含今越南北纬13度以北全境。
三国时代吴226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即今广东地区及广西中部,置为广州。晋及南北朝因之。隋文帝在位时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601年因避太子杨广之讳而改为番州。607年复置南海郡,属番州。唐621年复置广州,初为总管府,后改都督府。627年置岭南道。758年,罢岭南道采访使,改设岭南节度使,仅辖今广东地区。862年岭南分东、西二道,今广东属岭南东道。唐末诸藩崛起,南汉国在岭南立国,废岭南道,而广东成为南汉政权的中心地区,直辖于南汉朝廷。
宋太祖971年灭南汉废其建制,复置岭南道。997年设广南东路,获认为是今日“广东”一名出处。元朝1278年,广东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江西行中书省),并设广东道宣慰使。明朝1369年5月改广东道为广东行省。1376年7月广东行省改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通称广东省。清朝时广东省受两广总督管辖。
近代
1840年,鸦片战争在广东广州爆发。其后土客冲突、太平天国、英法联军之役相继爆发,战火甚至席卷全中国。不少广东人也开始移民,有为淘金,有的则为战俘而被卖猪仔而至美国等地。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党人丘逢甲等引进西学,创办和推广新式学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广东发起维新运动,使清政府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至维新失败,孙中山等又在广东开展反清革命事业如发动黄花岗起义等。至1922年,孙中山又于广州筹措建立军政府,酿起广州商团事变,致使多间商铺毁于一旦,不少商铺开始有人迁往香港、澳门。1924年,孙中山获得苏联资助,于广州建立黄埔军校,由蒋中正担任校长,周恩来作政治部主任,为中国的两大党派国民党以及共产党培养大量人才。1911年11月9日,广东省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成为(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辖地。1916年7月6日改为文人政府。其后多次成为孙中山先生反北洋政府运动的大本营。
1918年2月13日发生震级为7.5级的汕头大地震,是广东省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华人城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驻汕各国领事和洋商耶同罹巨劫,其中法国、荷兰领事馆倒塌,而英国、日本和美国领事馆也受损严重,最终造成1000人死亡。震后汕头民众和海外华侨开始城市重建。
1922年8月2日,台风登陆汕头,并给汕头地区带来严重破坏,这也是20世纪中国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9],造成约6万到10万人死亡,史称1922年汕头台风[10]。
1926年11月10日军政府改称省政府。陈济棠主政期间(1929年-1936年),广东经济、文化、交通和城市建设有显著发展。
1938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15日,部分地区(包括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宝安、惠州、汕头、潮州、河源等地)先后沦陷在日本手中。
早在1927年,中共在广州起义,首次建立红色政权。至1978年,习仲勋担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时期主政广东,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促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1950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珠海万山群岛,广东省政府初年沿用(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政府制度,但改省政府为省人民政府。1968年2月21日,改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复为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广东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包括将怀集由广西划入广东,将钦州、防城港、北海由广东划入广西,1988年将海南独立建省等。[11]
地理
概况
广东接邻省区有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南部,北依南岭山脉、东北为武夷山脉,南临南海,海岸线长3368公里(不含岛屿海岸线),海洋面积419,000平方公里[20],是中国海洋面积第二大的省份。北回归线从省内横跨经过。
地形地貌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主要山脉有莲花山、罗浮山、九莲山、青云山、滑石山、天露山、云雾山、云开大山,多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并与海岸线平行。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河道共有640条,分属珠江和沿海诸河水系,主要为东江、北江、西江和韩江。
气候
广东省虽地处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仍有明显四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是最受台风侵袭的中国省份。其中粤北地区气温平均最低,若有寒气南下,冬季甚至有下雪;广东南部雷州半岛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都相比其他城市为高。
广州市(平均数据1986-2015年,极端数据1951-2018年更新中)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28.3 (82.9) |
29.4 (84.9) |
31.2 (88.2) |
34.8 (94.6) |
36.8 (98.2) |
37.8 (100) |
38.6 (101.5) |
38.5 (101.3) |
37.7 (99.9) |
35.6 (96.1) |
33.4 (92.1) |
29.7 (85.5) |
38.6 (101.5) |
平均高温℃(℉) | 16.7 (62.1) |
17.2 (63) |
20.7 (69.3) |
25.6 (78.1) |
29.4 (84.9) |
30.7 (87.3) |
32.7 (90.9) |
32.5 (90.5) |
30.4 (86.7) |
27.6 (81.7) |
23.6 (74.5) |
18.4 (65.1) |
25.5 (77.9) |
每日平均气温℃(℉) | 13.5 (56.3) |
13.6 (56.5) |
17.4 (63.3) |
22.2 (72) |
25.6 (78.1) |
27.6 (81.7) |
28.7 (83.7) |
28.6 (83.5) |
27.3 (81.1) |
24.2 (75.6) |
20.4 (68.7) |
14.8 (58.6) |
22.0 (71.6) |
平均低温℃(℉) | 9.9 (49.8) |
10.0 (50) |
14.0 (57.2) |
18.4 (65.1) |
21.8 (71.2) |
24.3 (75.7) |
25.5 (77.9) |
25.4 (77.7) |
24.0 (75.2) |
20.7 (69.3) |
15.7 (60.3) |
11.1 (52) |
18.4 (65.12) |
历史最低温℃(℉) | −0.2 (31.6) |
−0.1 (31.8) |
1.4 (34.5) |
4.7 (40.5) |
10.0 (50) |
14.8 (58.6) |
19.3 (66.7) |
19.0 (66.2) |
12.3 (54.1) |
6.7 (44.1) |
2.4 (36.3) |
−0.1 (31.8) |
−0.2 (31.6) |
平均降雨量㎜(英寸) | 40.4 (1.591) |
54.0 (2.126) |
88.9 (3.5) |
186.8 (7.354) |
326.3 (12.846) |
325.2 (12.803) |
241.0 (9.488) |
252.5 (9.941) |
187.0 (7.362) |
64.2 (2.528) |
42.0 (1.654) |
37.8 (1.488) |
1,846.1 (72.681) |
平均降雨日数 | 7.1 | 9.5 | 14.0 | 15.4 | 17.7 | 18.9 | 16.6 | 16.2 | 11.3 | 5.4 | 5.8 | 5.7 | 143.6 |
平均相对湿度(%) | 71 | 76 | 80 | 82 | 81 | 82 | 79 | 79 | 75 | 69 | 67 | 66 | 75.6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14.9 | 73.7 | 60.2 | 66.0 | 99.7 | 129.4 | 182.7 | 168.5 | 166.1 | 180.4 | 160.3 | 156.9 | 1,558.8 |
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行政区划
明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政区范围包括现广东省内区域、广西沿海一带及海南岛。1952年,钦廉专区划归广西,原属广西梧州的怀集划入广东。1955年,钦州专区重归广东。1965年,钦州专区再度划入广西。1988年海南行政区划出,另设海南省,形成现时的广东版图。
广东省现辖21个地级市,其中广州、深圳两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全省合共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21]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注 1]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注 2][22] (2018年末) |
政府驻地 | 县级行政区划[23] | |||
市辖区 | 县级市 | 县 | 自治县 | ||||||
440000 | 广东省 | Guǎngdōng Shěng | 179,655.96 | 113,460,000 | 广州市 | 65 | 20 | 34 | 3 |
— 副省级市 — | |||||||||
440100 | 广州市 | Guǎngzhōu Shì | 7,246.60 | 14,904,400 | 越秀区 | 11 | |||
440300 | 深圳市 | Shēnzhèn Shì | 1,991.64 | 13,026,600 | 福田区 | 9 | |||
— 地级市 — | |||||||||
440200 | 韶关市 | Sháoguān Shì | 18,412.53 | 2,997,600 | 浈江区 | 3 | 2 | 4 | 1 |
440400 | 珠海市 | Zhūhǎi Shì | 1,711.24 | 1,891,100 | 香洲区 | 3 | |||
440500 | 汕头市 | Shàntóu Shì | 2,179.95 | 5,638,500 | 金平区 | 6 | 1 | ||
440600 | 佛山市 | Fóshān Shì | 3,797.72 | 7,905,700 | 禅城区 | 5 | |||
440700 | 江门市 | Jiāngmén Shì | 9,503.95 | 4,598,200 | 蓬江区 | 3 | 4 | ||
440800 | 湛江市 | Zhànjiāng Shì | 13,260.31 | 7,332,000 | 赤坎区 | 4 | 3 | 2 | |
440900 | 茂名市 | Màomíng Shì | 11,425.95 | 6,313,200 | 茂南区 | 2 | 3 | ||
441200 | 肇庆市 | Zhàoqìng Shì | 14,891.23 | 4,151,700 | 端州区 | 3 | 1 | 4 | |
441300 | 惠州市 | Huìzhōu Shì | 11,342.98 | 4,830,000 | 惠城区 | 2 | 3 | ||
441400 | 梅州市 | Méizhōu Shì | 15,864.51 | 4,378,800 | 梅江区 | 2 | 1 | 5 | |
441500 | 汕尾市 | Shànwěi Shì | 4,861.79 | 2,993,600 | 城区 | 1 | 1 | 2 | |
441600 | 河源市 | Héyuán Shì | 15,653.63 | 3,093,900 | 源城区 | 1 | 5 | ||
441700 | 阳江市 | Yángjiāng Shì | 7,955.27 | 2,555,600 | 江城区 | 2 | 1 | 1 | |
441800 | 清远市 | Qīngyuǎn Shì | 19,035.54 | 3,874,000 | 清城区 | 2 | 2 | 2 | 2 |
441900 | 东莞市 | Dōngguǎn Shì | 2,460.01 | 8,392,200 | 南城街道 | ||||
442000 | 中山市 | Zhōngshān Shì | 1,783.67 | 3,310,000 | 东区街道 | ||||
445100 | 潮州市 | Cháozhōu Shì | 3,145.89 | 2,656,600 | 湘桥区 | 2 | 1 | ||
445200 | 揭阳市 | Jiēyáng Shì | 5,265.38 | 6,089,400 | 榕城区 | 2 | 1 | 2 | |
445300 | 云浮市 | Yúnfú Shì | 7,785.11 | 2,526,900 | 云城区 | 2 | 1 | 2 | |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称拥有东沙群岛主权,并将之划入广东省汕尾市,但实际控制方为(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政府,并划入高雄市旗津区。 |
政治
地方首长
机构 | ![]() 中国共产党 广东省委员会 |
![]()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广东省委员会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省长 | 主席 |
姓名 | 李希 | 李玉妹[24] | 马兴瑞[25] | 王 荣[26]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籍贯 | 甘肃省两当县 | 山东省沂南县 | 山东省郓城县 | 江苏省滨海县 |
出生日期 | 1956年10月(64岁) | 1956年10月(64岁) | 1959年10月(61岁) | 1958年4月(62岁) |
就任日期 | 2017年10月 | 2017年1月 | 2016年12月 | 2015年2月 |
与香港及澳门的关系
香港和澳门历史上成为英国和葡萄牙殖民地之前分别属于广东省的宝安县( 明清时为新安县)和香山县,但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却是设为特别行政区而非并入广东省,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明确禁止省级政府干预特别行政区地方政治。因此,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之间的沟通解决许多与香港和澳门有关的问题,如边境政策和水权的问题有关。
经济
发展过程

秦汉时期之前,广东因地理位置与中原隔绝,地势低湿,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秦汉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陆海交通的发展,番禺城(今广州)海上贸易非常发达,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唐开元年间,宰相张九龄召集民夫,开凿大庾岭新道以沟通南北,广东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唐代,广东开始中国最早的商品性鱼苗育养,荔枝等经济作物种植业发达,纺织陶瓷制品在中国市场占重要地位,广州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市舶贸易十分繁荣。宋元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荒丘沙坦得到进一步垦辟开发,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市镇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佛山成为除广州外的岭南第二大商贸中心。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淤积加速推动沙田围垦,乾隆年间放宽政策后,海坦围垦面积迅速增加,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的耕作形式兴起,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农业商品生产的专业区域,社会经济跃居中国先进行列。
清中期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后,粤海关成为中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中国的海上进出口商品集中在广州一地交易,由十三行所垄断。鸦片战争之后,广州由中国总集散中心的地位转变为东南沿海地区的集散中心,广东的对外贸易急剧衰退。与此同时,侨商兴办的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第一家火柴厂(佛山巧明火柴厂)、第一家电灯公司(广州电灯公司)、第一家橡胶厂(广东兄弟树胶公司),与当时广东地方官办的机器局、钱局、织布局等,构成广东的第一批近代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时期,广东轻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机会,并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达于鼎盛。主政广东的陈济棠颁布《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提议书》,采取保护和刺激地方经济的措施,确立规模宏大的省营实业体系,民国25年(1936年),广东经济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最高水平。抗日战争前期,广东作为主要的战时物资通道,对外贸易和省际贸易空前繁荣,广东沦陷后,近代工业基础几近完全摧毁,商业萧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7]。抗战胜利后,广东经济曾一度得以恢复,但又因国共内战而陷入停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经济进入新发展时期,在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完成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于地处国防前线,广东缺乏国家重点项目的大规模投资,连续的政治运动亦严重冲击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1953~1978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低于中国平均增长水平。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下放更多经济自主权予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28]。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广东省内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置经济特区[29]。广东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三来一补”、“三资企业”等经营模式,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承接港澳台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小家电为代表的轻工业,与港澳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格局,由原来经济实力在中国处于中等水平,一跃成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1989年,广东GDP以1381.39亿元超过江苏的1321.85亿元[30],经济总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医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石化、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工业[31],先后提出发展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32]和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33]。目前,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已成为广东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34],并涌现出华为、中兴、OPPO、VIVO、广汽、比亚迪、美的、TCL、格力、创维、康佳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1978年至今,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高过同期中国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高过世界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35],远高于20世纪新加坡[36]、韩国[37]、日本[38]经济起飞时期的平均增速[39],GDP先后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越香港、2007年超越台湾,是亚洲经济总量最大的一级行政区。
广东省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中国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年居中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中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中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3年连续24年居中国第一。但人均生活水准有待提高,珠三角与粤东粤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明显差异。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72,812.55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10,838美元。
在省会广州举办的每年两届的广交会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晴雨表,支撑广东省内外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多年的持续发展。
经济区域
广东是中国国内区域发展非常不平衡的省份,主要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于重点发展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发展水平均相对滞后。截至2019年,全省21个地级市中除经济实力较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七市以外,余下三分之二的地级市人均GDP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全省人均GDP最低的梅州仍低于全国最低省份甘肃省的平均水平,经济落差程度为全国之首,省内人均生产总值落后于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大省。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指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40],央视新闻频道亦曾以《穷广东调查》作专题报道[41]。而珠三角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珠江两岸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珠江西岸的发展显著落后于东岸地区。
根据地理位置及发展程度,广东省内的经济区域可大致划分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非珠三角地区),两者经济总量差距悬殊,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42]。2019年,珠三角九市的GDP总量占全省的8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88.4%,进出口总额占比超过95%,在省内占据绝对优势,而剩余的粤东西北地区十二市合计在各项指标的占比不足两成。2019年,非珠三角地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383.7元[43],仅为珠三角地区的44.8%,全省的60%,全国的75%,与新疆、广西、青海水平相当。截至2019年,非珠三角地区无一地级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线。
在官方层面上,1993年,广东省第七次党代会就提出“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齐飞,广大山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94年10月,广东省委提出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让这一地区在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1998年,广东省将广州、深圳两市确定为中心城市,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区位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四个经济区域[44],并细分成中心城市-经济特区及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山区-贫困地区五个发展层次[45]。2018年7月,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46],将省内经济区域划分为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核心区、以粤东、粤西地区为主的沿海经济带(又称东西两翼地区,包括汕头、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7个地级市)、以粤北山区为主的北部生态发展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个地级市)。
产业结构
广东第一产占经济的比重相对较小,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86.86亿元(337.82亿美元),占经济总量的5.02%。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为甘蔗、热带水果和茶叶,广东为中国主要反季节蔬菜出产省份。肉类以牲猪和家禽为主,水产品生产以近海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主。广东为中国第二大水产品出产省份和第三大海产品出产省份。[47]
2009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19,419.70亿元(合2,842.88亿美元),占中国的10.79%,居省级行政区的第1位;占广东省GDP比重为49.19%,高于三产业47.52%的比重。其中工业(制造业)18,091.56亿元(合2,648.45亿美元),占中国的比重达到11.49%,占广东二产的比重达到93.16%,占广东GDP比重达到45.82%;建筑业1,328.14亿元(合194.43亿美元),占中国的比重仅为5.93%,占广东二产的比重为6.84%,占广东GDP比重仅为3.36%[48]。
人口
人口变迁
年份 | 普查内容 | 人口数 | 占总人口比重 | 各省(区、市)位次 |
---|---|---|---|---|
1953年 |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 34,770,059[49] | 5.78% | 6 |
1964年 |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 42,800,849[50] | 5.92% | |
1981年 |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 59,299,220[51] | 5.75% | 5 |
1990年 |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 62,829,236[52] | 5.42% | |
2000年 |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 85,225,007[53] | 6.67% | 3 |
2010年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104,303,132[54] | 7.61% | 1 |
上古时期,广东境内未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地旷人稀。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原住有百越中的南越(聚居于现珠江三角洲地区)、西瓯(聚居于现粤西北地区)、骆越(聚居于现粤西地区)、闽越(聚居于现粤东地区)等族群居民。自秦进兵统一岭南后,留戍军队,谪徙罪徒,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后又有两晋南北朝、两宋末年、明朝末年大量北方人口为避战乱的几次南迁移民高潮,人口总量由西汉初年的37万余人增至清朝中期的近1500万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广东人口数为1890万,同治元年(1862年)为2882万[55],一跃成为中国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清末至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广东人口增长缓慢,还出现大批粤人移居海外谋生的“下南洋”浪潮, 而当中五邑地区有不少人更远渡重洋到美国,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谋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来广东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口迅速增加,常住人口向珠三角超大城市集聚。2007年,广东常住人口达9449万人,首次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56]。目前,广东常住人口已突破一亿,是中国国内首个常住人口超过一亿的省份。
人口结构
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10430.31万人[57],居中国各省(区、市)之首。
在人口组成中,汉族人口为10223.97万人,占98.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6.34万人,占1.98%。城镇人口为6902.78万人,占66.18%。乡村的人口为3527.53万人,占33.82%。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774.7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868.1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0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439.74万人,占52.15%;女性人口为4990.57万人,占47.85%。0-14岁人口为1761.82万人,占16.89%。15-64岁人口为7964.56万人,占76.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3.93万人,占6.75%。
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56.73万人。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80.68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475.99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94.43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4.17万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人3128.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0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8万人,省内的为978.29万人。
民族与民系
广东古为百越之地,民族成分复杂多样。随着历史上汉人南迁,民族间不断融合,现在广东以汉族人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瑶族、壮族、苗族、黎族、畲族等。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珠三角、粤西、清远)、客家(梅州、惠州、陆河、河源、韶关、深圳)、闽海/福佬(潮汕、海陆丰、中山、雷州)三大族群。上述族群都是混合同化岭南地区最早的原住民百越诸族而形成的南方汉族,在语言、习俗上各有自己的特色。
区别三大族群的重要特征是不同的地方语言,即以广州方音为标准音的白话,称为粤语;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方言为标准音的客家话,称为客语;以汕头方言为标准音的潮州话,属于闽语。其中,广府人在广东三大民系中分布范围最广,是广东风俗文化的主要代表[58],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粤语、粤剧等。
语言
广东本地的汉语包括粤语(包括广州话、四邑话、勾漏粤语)、客家话(含涯话)、闽语(包括潮州话、中山闽语、海陆丰话、雷州话)、粤北土语(即韶州土话)、军话、正话等;少数民族的语言包括连山壮语、勉语、畲语等。广东的主流语言分别属汉语族中的粤语、客家话、闽语。尤值一提的是,广东的广州话和梅县话分别是粤语和客家话的代表音,可见广东汉语分支在所有汉语分支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外省籍人口涌入广东居住,普通话渐于广东通行并从根本上改变广东语言的使用版图,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地区,普通话已取代当地居民常用的语言成为主要通用语言。因推广普通话政策,本土语言在本地行政机构、学校、传媒等公共服务场合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减,普通话成为主导语言,更有地方出现使用本地语言的“惩罚措施”,例如在学校内禁止学生使用粤语等“方言”交谈,否则会受罚[59]。在普通话强势的语言环境下,粤语[18]、潮汕话[12]、客家话[15]在年轻一代中使用频率降低并淡出日常生活使用,本土语言的日渐式微、弱化流失也引起相关社会人的担忧[60][61][62],不少相关人员希望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重视[12],行政部门在语言传承方面有所作为[18],学校有意识营造有利于本土语言传承的氛围,社会上能增加本土语言在公共领域中的使用范围和频率[15]。
粤语
又称广东话,省内又通称广府话、广州话、白话,是广东省内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地方语言,省内使用的人口近4000万人。广东省内以珠江三角洲及粤西地区为分布中心,下属有粤海片、勾漏片、四邑片、莞宝片、高雷片等分区,各片小有差别,四邑片与粤海片差异最大。广东省内以粤语使用者为主的城市包括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阳江、云浮、茂名、清远,此外,粤语还通行于广东省的深圳、湛江、韶关、惠州和汕尾的部分地区。
分区 | 使用市县(区) | 代表口音 |
---|---|---|
粤海片(广府片) | 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中山、珠海香洲、鹤山、高要、云浮、清远、佛冈、龙门、韶关、博罗、惠阳、惠东、海丰、仁化、乐昌、英德 | 广州 |
勾漏片 | 四会、广宁、德庆、罗定、郁南、封开、信宜、阳山、连县、连山、怀集 | 四会 |
四邑片 | 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江门及鹤山部分地区 | 台山、新会 |
高雷片 | 湛江、茂名、阳江、阳春、高州、信宜、化州、吴川、电白、遂溪、廉江、雷州、徐闻 | 高州 |
莞宝片 | 东莞、深圳宝安 | 莞城 |
粤海片中的广州话是粤语约定俗成的标准口音。海外华人多称粤语为“唐话”。粤语在海外如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华人社区是广泛使用的强势语言。在部分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等也十分流行。粤语在语言学的分类上,大部分中国学者与一部分西方学者之间意见存在分歧。前者视粤语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后者认为粤语属于“汉语族”,是一门独立的语言。
客家话
通称客话或客语,又名“麻介话”、“棚民话”、“新民话”,是省内分布最广的一种地方语言,因客家人南迁广东后往各地分散迁徙,全省除汕头外均有客家话区或客家话岛。广东省是客家话最重要的流行地,省内使用的人口约1500万人。广东的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一带,语言学界以老梅县音为客家话的代表口音。广东省内以客家话使用者为主的城市包括河源、梅州、惠州,此外,客家话还通行于深圳、东莞、汕尾、韶关的部分地区,全省其他地区亦有零星分布。
分区 | 使用市县(区) | 代表口音 |
---|---|---|
粤台片 | 梅州、揭西、紫金、惠阳、惠东、陆河、宝安,以及揭阳、饶平、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深圳、东莞、增城、博罗、中山的部分地区。 | 梅州 |
粤中片 | 和平、连平、龙川、河源、新丰、佛冈,以及广州、顺德、南海、中山、珠海、斗门、三水、四会、清远、高明、鹤山、开平、新会、台山、恩平的部分地区 | |
粤北片 | 始兴、乐昌、曲江、连州、连南、乳源、阳山、翁源、英德,以及韶关、南雄、仁化、连山、怀集、广宁、郁南、德庆、云浮、罗定、新兴的部分地区。 | |
粤西片 | 分散在信宜、阳春、阳江、高州、茂名、电白、化州、吴川、廉江、遂溪、雷州、徐闻。 |
闽语
广东的闽语分布也非常广泛,包括粤东的潮州话、海陆丰话和粤西雷州半岛的雷州话。潮州话亦称潮汕话,为广东省的潮汕地区的主要语言。海陆丰话又称学佬话,其口音接近泉漳闽南语,主要流行于广东省的汕尾市的城区、陆丰市、海丰县,及惠州市的惠东县、博罗县部分地区。雷州话又叫黎话,主要流行于湛江市原属旧雷州府的三县:海康(今雷州市)、徐闻和遂溪。广东省内以闽南语使用者为主的城市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此外,闽语还通行于惠州、梅州、湛江、茂名的部分地区,另在中山市和珠海市等地还有不少闽语岛,其口音接近福建闽南语,统称为中山闽语,又称村话。
潮州话、海陆丰话、中山闽语均为闽南语的方言。而雷州话原先被视为闽南语的一种方言,如今改为归属闽语琼雷话。全省使用闽语的人口约1700万人。
分区 | 使用市县(区) | 代表口音 |
---|---|---|
潮汕片 | 汕头、潮州、揭阳、澄海、南澳、饶平、揭西、潮阳、普宁、惠来,以及丰顺、陆丰的部分地区 | 汕头、潮州 |
泉漳片 | 海丰、陆丰、汕尾,以及惠东、博罗的部分地区 | 海丰 |
中山片 | 中山、珠海的部分地区 | 中山 |
雷州片 | 雷州、徐闻、遂溪,以及湛江、廉江、吴川、电白、茂名、高州、阳西的部分地区 | 雷州 |
建筑
文化
广东历史悠久,具有独特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海陆丰文化等分支。开平碉楼是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潮汕善堂是中国民间慈善的典范,客家围屋获认为是东南亚土著文化代表建筑。粤菜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誉满中国,在中国国外华人聚居区也广受欢迎。粤剧是中国著名剧种,舞狮与潮汕英歌舞都是非常有特色。
饮食
广东的饮食天下闻名。广东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食材得天独厚。一般而言,广州菜以原汁原味,潮州菜以精致典雅著称,客家菜则偏重咸。广东人亦普遍喜欢饮茶,常见包括普洱、铁观音、寿眉、马骝搣,其中以潮州工夫茶最为有名。著名的有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饮茶(广东点心)、潮州工夫茶、客家擂茶。
戏剧
音乐
其他
宗教
根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63],广东只有约7%的人口属于有组织的宗教,最大的信仰群体是佛教徒,占6.2%,其次是新教基督徒占0.8%,天主教基督徒占0.2%。大约93%的人口无宗教信仰或为信奉中国民间信仰、祖先崇拜、道教、佛教、儒家思想和自然神灵崇拜。根据一项2007年的调查,广东有43.71%的人口崇拜祖先。[65]
道教
2005年底,广东有道教信徒13万人[66],博罗县罗浮山冲虚古观列为全国重点道观。
佛教
广东佛教信徒有约32万人,教徒人数居广东第一,大多分布于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由于潮汕地区人口统计困难,实际远超此数)。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有韶关南华禅寺,广州六榕寺、光孝寺,乳源县云门寺,肇庆庆云寺,潮阳灵山寺,潮州开元寺。南华禅寺是禅宗祖庭。
亚伯拉罕诸教
伊斯兰教
目前仅广州、肇庆有约2万名穆斯林。建于广州的怀圣寺光塔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现代,主要来自新疆的穆斯林小群落近年也开始迁入深圳市,经营标榜清真风味的面馆。在梅林附近有一所清真寺,文锦渡的一间清真餐馆是穆斯林教徒在深圳比较重要的聚会点,而还有穆斯林小规模聚居在龙岗区布吉街道。
天主教
广东天主教信徒计有20万人,大部分属于汕头教区。肇庆是明代传教士利玛窦首先进入的中国城市(1583年)。广州教区的石室圣心大教堂是一座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建在潮州市的圣母进教之佑大堂规模在省内是仅次于圣心主教座堂的。
新教
广东是基督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1807年)。1949年广东有9万基督新教信徒,属于基督新徒较多的省份;现在可统计新教徒约30万人,信徒中多数分布于东部地区、广州市和深圳市。
旅游
教育
近代以来,广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成为西学东渐的首播之地,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津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在粤著书立说,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提倡通过改良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并促成学习西方知识的风气。西学教育在广东逐渐形成规模,对促进晚清教育改革和开启民智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维新思想在广东的产生和发展。而何子渊、丘逢甲等教育先驱正是此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广东重视教育,但与经济发展失衡一样,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粤北山区、粤西、粤东与珠三角的教育资源存在差距。广州是中国高校分布极为密集的城市之一。广东省内著名的大学有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位于深圳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汕头的汕头大学等。
体育
球队
广东省现拥有5支职业足球队(深圳雷曼人人已于2018年末解散)、5支职业篮球队、3支职业羽毛球队、1支女子乒乓球俱乐部、1支职业排球球队、1支半职业棒球队。
球队 | 城市 | 项目 | 联赛 |
---|---|---|---|
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 | 广州 | 足球 |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
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 | 广州 | 足球 |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
深圳市足球俱乐部 | 深圳 | 足球 |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
梅州五华足球俱乐部 | 梅州 | 足球 |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
广东华南虎足球俱乐部 | 梅州 | 足球 |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
深圳雷曼人人足球俱乐部 | 深圳 | 足球 | 业余联赛 |
深圳鹏城足球俱乐部 | 深圳 | 足球 |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
梅州五华足球俱乐部 | 梅州 | 足球 | 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 |
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 | 东莞 | 篮球 | CBA |
深圳新世纪篮球俱乐部 | 深圳 | 篮球 | CBA |
广州证券龙狮篮球俱乐部 | 广州和佛山 | 篮球 | CBA |
广州六穗篮球俱乐部 | 广州 | 篮球 | NBL |
广东松山湖女篮 | 东莞 | 篮球 | WCBA |
广东羽毛球俱乐部 | 广州 | 羽毛球 | 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 |
广州粤羽惠州伟豪羽毛球俱乐部队 | 惠州/广州 | 羽毛球 | 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 |
广东世纪城羽毛球俱乐部队 | 东莞 | 羽毛球 | 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 |
广东恒大女子排球俱乐部 | 广州 | 排球 | 中国女子排球甲A联赛 |
广东珠江怡景湾俱乐部 | 广州 | 乒乓球 | 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 |
广东猎豹队 | 广州 | 棒球 | CBL |
荣誉
深圳队曾夺得2004年中超联赛冠军。广州队则是2013年亚冠联赛、2015年亚冠联赛冠军、 2011年中超联赛-2016年中超联赛冠军、2012年中国足协杯冠军以及2007年中甲联赛、2010年中甲联赛冠军。在职业联赛开始前广东足球队也曾夺得两次顶级联赛冠军。广东海印曾夺得1997年女足超级联赛冠军。广州队也是2004年室内足球联赛杯赛双冠军和2007年沙滩足球锦标赛冠军。除职业球队之外,广东足球队曾夺得20次省港杯和在全运会足球比赛中两次夺得金牌,广州市代表队也曾在1991年夺得全国城市运动会足球赛金牌。
广东宏远篮球队从2003-2004赛季开始至今,获得最近10个赛季的CBA联赛的8次冠军。广东凤铝、广州六穗都曾夺得过NBL冠军。
广东代表团在第3、5、6、9届全运会金牌榜排名第一。在奥运会上,广东运动员共获得26枚金牌[67]。
大型比赛
广东曾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和第九届全运会。1991年举办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广州于2010年11月12日至12月27日举行第16届夏季亚洲运动会。深圳在2011年8月12日至8月23日举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人物
友好省州
广东省友好省州 | ||
注释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廣東省情概况.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6年4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7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PDF). 广东省统计局.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23).
- ^ 《2016中國人類發展報告》 (PD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分部: 第102页. 2016 [2017-1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06) (中文(中国大陆)).
- ^ 4.0 4.1 廣東省行政區劃概況.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21日 [2016年4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9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5.0 5.1 广东省历史概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09年12月4日 [2016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11日).
- ^ 薛源. 广 东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4).
- ^ Lee, Cleam. 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自从哪一年开始连续居全国第一位?. mini.eastday.com.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4) (中文(中国大陆)).
- ^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Willis E. Hurd. North Pacific Ocean (PDF). 《每月天气回顾》: 433–35. August 1922 [2010-08-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7-16).
- ^ 1922年8月2日被中国气象局列为20世纪十大气象灾害之首的1922年汕头台风吹袭汕头,死亡5-10万人。_华夏-清源茶舍_新浪博客. blog.sina.cn.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 ^ 建置沿革.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2016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7月12日).
- ^ 印发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4月9日 [2016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0月19日).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廣東統計年鑒-2019》. 广东省统计局.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國民政統計年鑒2014》. 中国统计出版社. August 2014. ISBN 978-7-5037-7130-9.
- ^ 马兴瑞当选广东省省长,李玉妹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新网. [201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8).
- ^ 马兴瑞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王荣当选广东省政协主席. 南方日报. 201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0).
- ^ chinanews. 抗战中广东经济损失有多大?近代工业基础被摧毁-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6).
- ^ 1979年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給以更多的自主权--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cpc.people.com.cn.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6).
- ^ 高艺宁. 1980年8月26日——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_央广网. news.cnr.cn.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6) (中文(中国大陆)).
- ^ 广东经济发展与全国对比分析. www.gdstats.gov.cn.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6).
- ^ 林涛. 改革开放40年:广东从落后农业省向先进工业省转变_广东精选_南方网. news.southcn.com.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东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方案的通知. www.gd.gov.cn.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6).
- ^ 周楠. 广东先进制造将打造“三带两区”_地方政务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 ^ 王雪薇. 电子信息等广东三大支柱产业 一季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_央广网. www.cnr.cn.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中文(中国大陆)).
- ^ ysf001. 改革开放40年广东GDP增长482.6倍,人均超1.2万美元. difang.gmw.cn.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 ^ 1970-1978年年均增长8.4%
- ^ 1966-1976年年均增长10.8%
- ^ 1960-1970年年均增长10.5%
- ^ 风雨兼程南粤崛起 科学发展开启未来——建国六十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www.gdstats.gov.cn.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 ^ 汪洋到河源调研指出:最穷地方在广东是广东之耻先富之耻--新闻报道-人民网. cpc.people.com.cn.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m.cctv.com-手机央视网. m.cctv.com. [2019-05-31].
- ^ 珠三角增速领跑广东,与粤东西北差距拉大. m.yicai.com. [2019-05-31].
- ^ 表77 粤东西北国民经济和社会主要指标. gdzd.stats.gov.cn. [201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英语).
- ^ 加快粤东西北发展 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www.gdstats.gov.cn.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 ^ 存档副本. [2019-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1).
- ^ 广东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广东频道--人民网. gd.people.com.cn. [201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 2009年经济指标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0》,广东农业主要基于《广东统计年鉴2010》经济指标分析
- ^ 二产增加值占中国比重: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二产增加值累计为179,896.20亿元,据此推算广东二产增加值占累计之比为10.79%;官方公布的中国大陆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7,638.78亿元,据此推算广东二产增加值占公布数之比为12.32%。建筑业增加值占中国比重: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建筑业增加值累计为22,398.81亿元,据此推算广东二产增加值占累计之比为5.93%;官方公布的中国大陆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398.81亿元,据此推算广东二产增加值占公布数之比为5.93%。
- ^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www.stats.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 ^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www.stats.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3).
- ^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www.stats.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4).
- ^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2号). www.stats.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4).
- ^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www.stats.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1).
- ^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www.stats.gov.cn. [2018-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4).
- ^ 广东省志·人口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永久失效链接]
- ^ 广东首次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_新闻中心_新浪网. news.sina.com.cn.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 ^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5-14.
- ^ 广府文化概述-广府文化研究中心. gzgfwh.gzhu.edu.cn.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 ^ 网传冼村小学禁说粤语 校长称禁止所有方言_新浪广东新闻中心_新浪广东. news.gd.sina.com.cn.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8).
- ^ 羊城网. 广州小朋友不会说粤语,还会觉得自己是广州人吗?.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
- ^ 潮州语言文化的流失. wscz.chaozhou.gov.cn.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
- ^ Team, 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 客家话衰落与普通话“母语化” - 客语 - 客家网 - Hakka.com. www.hakka.com.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
- ^ 63.0 63.1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2: 当代中国宗教状况报告——基于CFPS(2012)调查数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9 August 2014.. p. 013
- ^ Note that this includes China's predominant religious category, Daoism
- ^ Chinese Spiritual Life Survey (CSLS) 2007. Results reported by: Xiuhua Wang (2015, p. 15)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5 September 2015.
- ^ 民族宗教.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6年4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29日).
- ^ 广东籍选手闪耀里约 雷声刘虹苏炳添均具夺金实力. 广州日报. 2016-08-05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 ^ 广东省全省友城一览表. 广东外事网. 2017-05-11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延伸阅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广东总部》,出自《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广东新闻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新华网广东频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 七省沿海全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OpenStreetMap上有关广东省的地理信息
![]() |
湖南省 | 江西省 |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 |
福建省 台湾海峡 ![]() | ||
| ||||
![]() | ||||
海南省 北部湾 ![]() |
![]() ![]() 南海 |
南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