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帝国护照 |
---|
 1905年起的大韩帝国护照 |
首次签发 | 1902年 |
---|
签发机构 | 大韩帝国外部 |
---|
证件类型 | 护照 |
---|
用途 | 身份证明 |
---|
签发对象 | 大韩帝国国民 |
---|
大韩帝国护照 |
谚文 | 대한제국 집조 |
---|
汉字 | 大韓帝國執照 |
---|
|
文观部式 | Daehanjeguk Jipjo |
---|
马-赖式 | Taehanjeguk Chipcho |
---|
|
大韩帝国护照(朝鲜语:대한제국 집조/大韓帝國執照)是大韩帝国签发给臣民的护照。
历史
大韩帝国首份英语护照于1902年由绥民院签发给美国夏威夷领地的韩裔移民。[1]至1904年,护照由外部(外交部)签发。护照以英、法、汉三文写成,载有持照者的姓名、属地、年龄和目的地。[2]
1910年日韩合并后不久,朝鲜半岛住民的通常选择是日本护照。不过日本护照大多只颁发给亲日者,或由贿赂警察而得。甚至这些其实是像英国国民(海外)护照一样的外地护照,前往日本内地仍需特别许可,直至朝鲜日治时期结束,盟军海上封锁日本时才废除。因此一些朝鲜半岛住民归化为(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国民(此亦为中国朝鲜族的由来之一),取得(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护照。但对打算去美国旅行的人来说,这种方法给自己带来了困难,因为持照者后来受美国《***》限制。[3]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有联系的韩国人也可以从那里获得护照,但只有(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外交部认可。美国军事占领韩国后,重新发行了护照。
大韩帝国护照大多散逸,存留不多。其中An Cheol-yeong的护照由在夏威夷的儿子An Hyeong-ju保存;2012年,儿子将这份护照和收集的近2500份韩裔美国人历史档案捐给了首尔国立中央图书馆。[4]还有1903年颁发给外交官闵泳焕的护照,藏于崇实大学韩国基督教博物馆。[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
| 1897年10月12日-1910年8月29日 | | 皇帝 | | |
---|
| 象征 | |
---|
| 政治 | |
---|
| 经济 | |
---|
| 社会 | 大韩学会 太极学会 西北学会 国民教育会 大韩兴学会 宪政研究会 爱国启蒙运动 实力养成论 大韩自强会 新民会 |
---|
| 军事 | 大韩帝国国军 军部 元帅府 亲卫队 侍卫队 镇卫队 陆军武官学校 军队解散 |
---|
| 历史 | |
---|
|
|
---|
| | | 国家和地区护照 | 非洲 |
- 阿尔及利亚
- 安哥拉
- 贝宁
- 博茨瓦纳
- 布基纳法索
- 布隆迪
- 喀麦隆
- 佛得角
- 中非
- 乍得
- 科摩罗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刚果
- 科特迪瓦
- 吉布提
- 埃及
- 赤道几内亚
- 厄立特里亚
- 埃塞俄比亚
- 加蓬
- 冈比亚
- 加纳
- 几内亚
- 几内亚比绍
- 肯尼亚
- 莱索托
- 利比里亚
- 利比亚
- 马达加斯加
- 马拉维
- 马里
- 毛里塔尼亚
- 毛里求斯
- 摩洛哥
- 西撒哈拉1
-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尼日尔
- 尼日利亚
- 卢旺达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塞内加尔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索马里
- 索马里兰1
- 南非
- 南苏丹
- 苏丹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多哥
- 突尼斯
- 乌干达
- 赞比亚
- 津巴布韦
|
---|
| 亚洲 | |
---|
| 欧洲 | |
---|
| 北美洲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巴哈马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加拿大
- 哥斯达黎加
- 古巴
- 多米尼克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塞尔瓦多
- 格林纳达
- 危地马拉
- 海地
- 洪都拉斯
- 牙买加
- 墨西哥
- 尼加拉瓜
- 巴拿马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美国(易洛魁联盟1)
|
---|
| 大洋洲 | |
---|
| 南美洲 | |
---|
|
---|
| 国际组织护照 | |
---|
| 护照类型 | |
---|
| 已废除 | |
---|
| 其他 | |
---|
| 1 未被联合国承认,联合国视其为其他国家的一部分。 |
|